新闻中心
官方电话:024-31288436

大河贝墓园:河声伴贝影,思念逐清波

TIME: 2025-07-24 丨 VIEWS: 1704
大河贝墓园自然的景致藏着 “河与贝” 的灵秀。河岸台地之上,土壤带着河流滋养的湿润,草木长得格外繁茂。林木以杨柳、松柏为主,柳树临水而居,枝条垂到河面,像是在与河水低语;杨树高大挺拔,叶片在风中翻动,像是在回应河声;松柏则四季常青,为这片土地增添沉稳的底色。春天,河岸边的桃花、杏花会竞相绽放,粉色、白色的花朵倒映在河水里,像是撒了一把花瓣;夏天,芦苇在河岸丛生,风吹过,芦苇荡起伏如浪,与河面的波纹相映;秋天,杨树、柳树的叶子染成金黄,落在地上,也落在河面上,随波漂流,像是一封封寄往远方的信;冬天,河面或许会结冰,冰面倒映着天空的湛蓝,岸边的树木挂满冰凌,像是水晶雕琢的艺术品。河岸上或许能捡到被河水冲刷过的贝壳,贝壳洁白温润,带着河水的气息,成了这片土地独特的印记。
园区的规划顺着 “河与台地” 的脉络展开。墓区没有刻意平整土地,而是沿着河岸台地的缓坡分布,高处能望见宽阔的河面,低处则被林木环绕。道路像河流的支流般延伸,主干道平整宽阔,方便车辆通行;支道则蜿蜒曲折,或许用河卵石铺就,石面被打磨得光滑,踩上去能感受到自然的温度。墓碑的样式多与 “河”“贝” 相关,却不刻意:有的碑座设计成贝壳的形状,线条柔和;有的采用与河石同色的石材,透着自然的质朴;有的墓碑旁种着一棵垂柳,枝条柔软,像是在 “眺望河水”。园区里或许有一座望河亭,亭柱雕刻着水波纹和贝壳的图案,站在这里能听见河水奔流的声响,望见河水流向远方 —— 有人会在这里驻足,望着河水,仿佛能感受到 “江河不息” 的力量,心里的思念也变得平静。
服务的细节藏着对 “河” 的尊重与对 “思念” 的体恤。工作人员熟悉河流的脾气,知道汛期的时间,会提前做好防汛准备;知道河岸的风在哪个季节最大,会在相应的区域设置挡风的绿植。服务兼顾了传统与现代:比如为前来祭扫的人提供干净的河沙,供他们在墓前勾勒简单的图案(当地或许有 “以河沙寄思念” 的习俗);比如设置 “河贝纪念角”,展示当地人捡到的精美贝壳,旁边放着纸笔,供人们写下想对逝者说的话,像是在与河流、与逝者对话。或许还会在河岸设置休息区,摆放石桌石凳,石桌上或许放着关于河流历史的书籍,让人们在缅怀亲人的同时,了解这片土地与河流的故事。
对本溪人来说,大河贝墓园早已不是单纯的 “墓园”。它是连接河流与记忆的纽带:老人会指着河面说 “你爷爷年轻时常在这条河里打鱼,说这河水养人”;中年人会在墓前放上一瓶河鱼罐头,“这是你爱吃的味道,还是当年的做法”;年轻人或许会带着孩子在河岸捡贝壳,“这些贝壳是大河送来的礼物,太爷爷就葬在河边,像在守护着我们”。这些与河流、贝壳相关的举动,让思念变得具体而温暖 —— 不再是沉重的悲伤,而是变成了与河流、与亲人共享的记忆。
当夕阳西下,河面被染成金黄色,河水流淌的声响仿佛变得温柔,岸边的树木在暮色中拉出长长的影子。大河贝墓园就在这样的景致里,与河流、河岸融为一体。它像一位沉默的守护者,用河水的奔流、贝壳的温润告诉人们:河流不息,生命的记忆就不会消失;只要这条大河还在,那些爱过的人就永远在河流的守护里,而每一次前来的思念,都会被河水轻轻带走,流向永恒。